概念
1 | $ uptime |
简单来说,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,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,也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,它和 CPU 使用率并没有直接关系。这里我先解释下,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这俩词儿。
可运行状态的进程,是指正在使用 CPU 或者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,也就是我们常用 ps 命令看到的,处于 R 状态(Running 或 Runnable)的进程。
不可中断状态的进程,是正处于内核态关键流程中的进程,并且这些流程是不可打断的,比如最常见的是等待硬件设备的 I/O 响应,也就是我们在 ps 命令中看到的 D 状态(Uninterruptible Sleep,也称为 Disk Sleep)的进程。
不可中断状态实际上是系统对进程和硬件设备的一种保护机制
因此,你可以简单理解为,平均负载其实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。平均活跃进程数,直观上的理解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活跃进程数,但它实际上是活跃进程数的指数衰减平均值。这个“指数衰减平均”的详细含义你不用计较,这只是系统的一种更快速的计算方式,你把它直接当成活跃进程数的平均值也没问题。
既然平均的是活跃进程数,那么最理想的,就是每个 CPU 上都刚好运行着一个进程,这样每个 CPU 都得到了充分利用。比如当平均负载为 2 时,意味着什么呢?
- 在只有 2 个 CPU 的系统上,意味着所有的 CPU 都刚好被完全占用。
- 在 4 个 CPU 的系统上,意味着 CPU 有 50% 的空闲。
- 而在只有 1 个 CPU 的系统中,则意味着有一半的进程竞争不到 CPU。
平均负载多少时合理
平均负载最理想的情况是等于 CPU 个数。所以在评判平均负载时,首先你要知道系统有几个 CPU,这可以通过 top 命令或者从文件 /proc/cpuinfo 中读取
1 | $ grep 'model name' /proc/cpuinfo | wc -l |
当平均负载高于 CPU 数量 70% 的时候,你就应该分析排查负载高的问题了。一旦负载过高,就可能导致进程响应变慢,进而影响服务的正常功能。
cpu使用率与平均负载
- cpu使用率,是单位时间内 CPU 繁忙情况的统计,跟平均负载并不一定完全对应。
- 我们还是要回到平均负载的含义上来,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,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进程数。所以,它不仅包括了正在使用 CPU 的进程,还包括等待 CPU 和等待 I/O 的进程。
导致负载过高的情况:
- 大量等待 CPU 的进程调度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,此时的 CPU 使用率也会比较高。
- I/O 密集型进程,等待 I/O 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,但 CPU 使用率不一定很高;
- 大量等待 CPU 的进程调度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,此时的 CPU 使用率也会比较高。
工具
stress
stress 是一个linux系统压力测试工具,这里我们用作异常进程模拟平均负载升高场景
1 | # 模拟一个 CPU 使用率 100% 的场景: |
sysstat
包含了常用Linux性能工具,用来监控核分析系统性能
mpstat
1 | # -P ALL 表示监控所有 CPU,后面数字 5 表示间隔 5 秒后输出一组数据 |
%user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用户态的CPU时间(%),不包含nice值为负进程 (usr/total)*100 |
%nice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nice值为负进程的CPU时间(%) (nice/total)*100 |
%sys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内核时间(%) (system/total)*100 |
%iowa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硬盘IO等待时间(%) (iowait/total)*100 |
%irq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硬中断时间(%) (irq/total)*100 |
%soft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软中断时间(%) (softirq/total)*100 |
%idle | 在internal时间段里,CPU除去等待磁盘IO操作外的因为任何原因而空闲的时间闲置时间(%) (idle/total)*100 |
pidstat
1 | # 间隔 5 秒后输出一组数据 |
- cpu使用情况统计(-u)
- 内存使用情况同级(-r)
- io使用情况(-d)
- 指定进程(-p)